缅怀烈士: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
来源: 办公室 2023-05-06 20:34 浏览量: 7632
——探访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我想不到能看到你,我从小没有父母,就靠奶奶、祖母、两个姑姑、叔叔,在我幼小的时候把我抚养成人。今天我看到抗日烈士的遗骸能够集中在一起,保护得这么好,在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我长大后一直想要找到我父亲的遗骸,现在心愿终于实现了”,来自广西忻城的韦炬尤老先生眼含热泪,在野寨中学校园内的忠烈祠前激动地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
寻找抗日英烈父亲韦品三,是韦炬尤老先生87年来热忱的心愿,这个愿望更像是一块举过肩头的沉重石头,不忍抛去也不愿放下。2023年4月30日,在12位家人亲属的陪同下,他千里迢迢驱车赶往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只为缅怀未曾谋面的父亲和同样安葬在野寨中学的抗日英烈们,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
校方热心协助 促成潜山之行
早在2020年,韦老先生一家便萌生了探访安徽的念头,但由于英烈资料欠缺、亲属身份尚未明确、新冠肺炎疫情等种种原因,心愿并未得以实现。但在其中三年间,原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信息处主任(现任潜山市源潭中学校长)方立平同志一直与韦老先生的家属广西忻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爱星同志保持联络,同时竭尽全力收集整理、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在安徽省档案馆档案资料中找到了韦炬尤老先生的父亲韦品三英烈的信息,这也更加坚定了韦老先生寻父的决心。
2023年4月30日上午11时,野寨中学校长徐汉夫专门在学校大门迎候,面对远道而来的烈士后人,他动情地说:“你们是学校特殊的客人,我们十分欢迎你们,因为你们的到来,让我们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他们是我们共同的亲人。野寨中学的师生是英烈的守墓人,先烈给我们留存的伟大精神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扬,激发更多的人铭记历史、鉴往知来。希望你们的潜山之旅能够圆满顺利!”陪同的还有江水副校长、王宝堂副校长等。
在方立平先生的带领下,韦老先生一家参观校园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陆军一七六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征得校方同意,家属们在忠烈祠前为英烈敬香,按家乡习俗祭祀,以告慰英烈。
缅怀英雄部队 传承优良家风
“‘要吃鬼子肉,就找一七六’,这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一句谚语”,方立平先生用生动的语言向来访各位介绍了韦品三英烈生前所在军团——一支英雄的军队——国民革命军48军176师。这支军队由南宁出桂抗战,他们一路辗转上海、又赴鄂东,176师一直在浴血奋战的前线,与日军血肉搏杀,他们冲锋陷阵、不怕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民族独立,血洒安庆,为国捐躯,在抗战史上战功辉煌。
在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985位国民革命军48军176师的抗日阵亡将士长眠于此。方主任说:“985名阵亡官兵,有600多人都是无名的,只有300多人是有姓名的,这些将士包括韦品三烈士在内大多都是广西人,他们辗转万里,为国捐躯,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在交谈中,韦老先生一家向校方介绍:韦品三, 1914年出生于忻城县大塘乡一个富裕家庭,饱读诗书,少有壮志,虽娶妻生子仍矢志报国。1937年在中央军校桂林分校毕业后即随广西抗日部队出师北上,任176师526团中尉排长。1939年部队在安徽安庆一带布防与日军作战。1939年7月在安徽怀宁战役对日作战中阵亡,时年25岁。牺牲后先安葬于怀宁县独秀峰战场附近,1942年迁葬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因为有了前辈的精神引领,韦家后辈坦荡为人。韦炬尤老先生身为农民,一辈子勤勤恳恳老实本分,坚信只要艰苦奋斗就能创造幸福。同时,韦老先生将自己父亲的抗日故事辈辈传承,目前已是第五代,家族中涌现了多位优秀青年,都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他们中间有现役军人、公务员、基层民警、医院护士、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等,他们也会将先辈的精神发扬光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不同的工作岗上贡献力量。远在武汉参军的韦老先生的孙子表示:“我在部队里一定谨遵爷爷的教诲,沿着太爷爷的意志,在部队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依托烈士护佑 校园再创辉煌
“陵园是野寨中学的发源地,也是野寨中学的根,我们称之为‘立校之基、精神之根、文化之魂’。根据护陵的需要,在陵园建成85天后建立野寨中学,在建校之初名为景忠中学,意为景仰忠烈,学校也一直秉承缅怀先烈的精神”,方立平先生如是说。
野寨中学自1943年建校以来,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定期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为陵园的保护更是贡献了众多青年才俊的力量。同时学校一直抓牢办学质量,实现本科率超99%,一本率超90%。
英烈忠骨永流传,肝胆铸魂浩气存。此次的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之行,是英烈亲属缅怀的终点,却是无数人民缅怀先烈的起点。相信在此探访后,会激发更多英烈亲属和爱国人士深入了解陵园的热情,祭拜先烈,传承浩然家风。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借80周年校庆的契机,定会创造更出色的业绩,谱写发展的新篇章!
文字: 韩韦慧静 | 图片: 韩韦慧静 |
编辑: 陈结根 | 审核: 王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