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邹儒隆
来源: 校庆办 2013-04-15 14:29 浏览量: 10843
邹儒隆(1929-1955),本县青楼乡人,革命烈士。1944年9月考入景忠中学初中部,1947年9月考入高中部,1949年4月,报考南京二野军政大学,被录取入伍,在学校加入了青年团。1949年10月随大部队远征,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途中被评为“行军模范”。1950年春,主动要求到边远山区工作,3月分配到平彝县(今云南省富源县)十八连山区,开展征粮工作。这里闭塞落后,匪情十分严重,邹因剿匪有功,被提拔为富村区副区长。1952年秋,带领区小队击毙顽匪龙正江、龙海灵。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初晋升为营上区区委书记,1955年8月20日晚,在戚村研究工作返回区时被歹徒杀害。组织上为其举行了有1千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县委书记亲致悼词,忠骨安葬在富源县花果山革命烈士陵园。
英勇作战歼顽匪 血洒乌蒙留英名
——邹儒隆烈士传略
邹儒隆,1927年6月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青楼乡同青村邹家老屋一农民家庭。1942年,日寇入侵,举家逃到天柱山避难,途中又遭到国民党溃兵的洗劫,只得给山里人打短工糊口。邹儒隆从小就倍尝生活的艰辛,从心底埋下了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痛恨。
1944年9月,为了躲避抓兵,邹儒隆考入景忠初中,1947年9月,以优良成绩升入高中部,但因交不起食宿费,只好每个星期天回家拿点粮食、干菜,自己胡乱煮了充饥。有次他回家拿口粮,父亲被乡长抓去关押了,全家一片痛哭声。“捐也交了,夫也出了,为啥还要抓人?”邹儒隆忍无可忍找乡长“评理”。在万恶的旧社会哪有老百姓评理的地方!他走进乡公所的大门没说上三句话,就被如狼似虎的乡丁捆绑关押。父子两个被关了5天,没喝上一口水,却还要交乡丁的“辛苦”费。后经他母亲和众多亲友的多方央告,才算“保释”回家。钱也出了,罪也受了,这苦难何处诉呢?全家只有抱头痛哭。这是什么世道?老百姓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出路在哪里?邹儒隆苦苦地思索着。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邹儒隆的家乡潜山为游击区,建立了潜岳县人民政权。邹儒隆跟其他大多数师生如久旱之后遇甘露,积极投入迎军和护校斗争。他们经常请野战军、游击队的干部和战士到校宣讲革命道理,并一起开联欢会。当时潜山县县长张国平同志常去学校作报告,对邹儒隆的教育帮助很大。他开始懂得了只有团结起来推倒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才能得到自身解放的道理,从而和同学们一起,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一次又一次粉碎国民党特务造谣、挑拨破坏的阴谋活动。到1949年初春,邹儒隆告别了父母兄弟以及结婚才一年多的妻子和尚未满月的女儿,走了百多里路,到南京二野军大入伍。通过学习,他不仅进一步认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罪恶面目,认准了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而且树立了革命人生观,并光荣地加入青年团,被中队党支部列为党员发展对象。
1949年10月,为了解放大西南尚在受苦受难的亿万同胞,邹儒隆坚决响应党的号召,顾不上跟家中的父母兄弟妻女告别,就踏上征途。跋山涉水,夜以继日的负重行军,邹儒隆不仅从未掉过队,且还经常帮助病弱的同志扛枪背背包,主动要求打前站,当收容后卫和背行军大锅。邹儒隆对新区的人民群众充满着炽热的爱,一到宿营地放下背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驻地群众挑水、劈柴,做好事。在通往贵州镇宁的征途中,他打前站经过一个十分贫困的布依族山寨,看到那里的群众衣不遮体,全家缩在火塘边取暖,立即解开背包拿出自己仅剩的一件衬衣送给他家,在部队到达后,又立即报告连长,发动大家捐赠衣服。由于他的卓越表现,被同志们选为行军模范。
1950年春部队到达云南后,邹儒隆被分配到平彝县(今富源县)。接着又分到离县城100多公里、地处滇黔交界的十八连山区开展征粮工作。4月8日,原营上区长、恶霸地主尹烈照,勾结贵州原国民党保安团长余启佑,率匪众600余人,从盘县窜入富源营上、老厂,进行反革命暴乱,他和8位同志被土匪包围在老厂区人民政府大门边的一个碉堡里。在寡不敌众的险恶情况下,他们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邹儒隆考虑到碉堡里无水、无粮,弹药缺乏,难于久守,即乘夜里土匪难以辨认之机,机智地用一根木棒挑起一条麻袋伸到碉堡外摇晃,试探故人的火力,在搞清敌人火力点之后,以集束手榴弹开路,带领大家火速突围到村后山上。不久,大股土匪被我正规部队和区乡武装剿灭,邹儒隆剿匪有功被提为富村区副区长。
但是,残余的小股土匪仍不甘心失败。他们时而集结,时而分散,流窜在深山密林之中伺机反扑,还疯狂叫嚣:“抓住邹大军,剥皮又抽筋。”1952年秋末,邹儒隆获悉顽匪龙正江和他的两个儿子龙海英、龙湖英窜逃的确切地点后,火速带领小队从两个方向把顽包围起来,并立即发起攻击,首先击毙了负隅顽抗的龙海英。正在战斗顺利展开,邹儒隆冲到龙湖英侧面准备射击时,隐蔽在屋里、号称“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的匪首龙正江,慌忙举起美式卡柄对着他连打两枪。一枪擦肩而过,一枪击中他脖子上紧靠食管的部位,他虽倒在血泊之中,但心头还是明白,他强忍疼痛,瞪大眼睛,密切监视着龙正江的动向。当他看到龙正江猫腰前行,妄图招呼他的小儿子一起突围时,压不住满腔怒火,咬紧牙关,一跃而起,三脚两步飞快地冲到龙正江的背后,用尽全身力量,飞起一脚将龙正江踢翻在地,并火速用枪抵着龙的背心扣响了扳机,结束了顽匪罪恶的一生。这时,区小队也迅速跟上,击毙了龙湖英。这股流窜三年之久的顽匪终于被全歼。不久,邹儒隆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年初,邹儒隆伤愈后晋升为营上区区委书记,他的爱人徐礼菊也由安徽老家万里寻夫来到云南。那时,有的人进城当了干部就嫌弃在农村的媳妇,刮起了“离婚风”。但他并不因为自己文化高,又升了“官”,就看不起跟自己共患难、并代自己孝养父母的不识字的农民妻子,仍然恩爱如初,并送她到区中心小学读书。因此“万里寻夫”、“助妻读书”,一时传为佳话。
邹儒隆任职期间平易近人,作风深入,性格豪爽,能坚持原则。当时营上区的农协主席毛发旺,惯于投机钻营,经常背着领导,到处吃喝骗赖,调戏妇女,贪赃枉法,虽经多次批评教育,仍不悔改,延长党员预备期一年之后,还是我行我素。为严肃党纪,经区工委讨论决定,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但毛发旺不仅不深自反省,重新做人,反而对邹儒隆怀恨在心,蓄谋伺机报复。
1955年8月20日晚上8点,邹儒隆在海戛村研究工作后,天黑了。村干部劝他第二天早上再走,他说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急匆匆地打着手电筒独自一人赶回区上。当他走到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山路的庙弯,循着微弱的手电筒光艰难行进时,埋伏在那里的毛发旺等一伙歹徒,出其不意地用粗木棒将他打昏在地。匪徒们接着用棕绳紧勒他的脖子,半抬半拖地把他弄到距海戛500米左右的秧田冲后山上的石洞里,用邹儒隆的手枪把他枪杀了。邹儒隆遇难时还未满28岁。
邹儒隆失踪后,地县乡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武装民兵,走遍那里的山山凹凹到处寻找,终于在他牺牲的16天之后,在那山洞里找到了他的遗体,并为他开追悼大会。事后,公安部门破获了这件反革命谋杀案,罪犯们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中共富源县委史志工作委员会
(根据西南服务团《团史资料》整理)
文字: 佚名 | 图片: |
编辑: | 审核: |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