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抗战纪念馆”
来源: 信息处 2021-01-27 09:55 浏览量: 11969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十九路军在蔡廷锴将军率领下在上海奋起抗击日寇侵略。区寿年、谢鼎新、李盛宗等均为蔡廷锴部下。“一﹒二八”事变后,十九路军调防福建。历经闽变,十九路军余部由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收编,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区寿年任师长。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第48军176师等部队响应号召,奔赴淞沪战场,是为两度参加淞沪抗战。176师上校团长谢鼎新、蔡朝焜、褚兆月等将士相继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176师历经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转战沪、苏、浙、皖、鄂五省,后驻防潜山英山太湖等地大别山—长江防线,至1942年为止,该师六年中历经大小百战,歼敌数千,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全师于历次战役共计阵亡校官6员,尉官89员,士兵3618员。为表彰抗日阵亡将士的爱国精神,经时任安徽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范苑声先生倡议,皖、鄂两省十三县知名人士于1942年选择在野人寨修陵园,建忠烈祠,集985名176师抗战阵亡将士的遗骸,埋葬于陵墓内。1943年春176师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落成,抗日阵亡将士墓园附属纪念性建筑包括一祠(忠烈祠)、一楼(韬励楼)、二堂(乐山堂、尊贤堂)、三亭(浩然亭、光岳亭、觉后亭)、四舍(景忠厅、仁庐、馨庐、蜗庐),蔚为壮观。同时,范苑声等人又在陵园内创办纪念学校——安徽省景忠中学(取景仰忠烈之义,即今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前身),依陵建校,以校护陵,七十多年弦歌不辍。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墓于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9月被国务院公布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现为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庆市国防教育基地。抗日阵亡将士墓园,已成为莘莘学子景仰忠烈、韬志、励学的胜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缅怀英烈,铭记历史,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将历史建筑景忠厅开辟为“抗战纪念馆”,集中展示176师浴血抗战的光荣历史。野寨中学在江苏校友会的协助和大力支持下,通过联系抗战史研究专家、知名大学近现代史研究学者以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机构,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收集历史资料,整理尘封已久的176师抗战史,认真考察论证176师抗战历程,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其中论文《国民革命军一七六师抗战述略》及《论十九路军的重建和影响》等,2015年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海学刊》。同时,由江苏校友会发起,学校结合176师抗战史研究成果,完成了“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抗战史展”。该展览由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张宪文担任总顾问,抗战史研究专家、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李继锋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近代史学硕导郑忠教授、江苏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总编辑韩璞庚教授等担任顾问,共分为:序言、国民革命军48军176师的渊源、全面抗战誓师出征、鏖战大江南北、孤军悬敌后坚守大别山、抗战英烈与野寨中学以及结语等七个部分,共26个版块,以翔实的图文资料展现了十九路军暨176师英勇抗战的光荣历史。
抗战纪念馆收藏陈列有珍贵抗战文物100余件,其中包括176师江汉杰烈士墓碑(1940年莫敌率全团官兵立)、日军出版物1938年《支那事变画报》第二十辑、日本《朝日新闻》1938年6月“占领潜山城”号外、侵华日军炸弹、昭和十六年铭文日军侵华炮弹筒,抗战时期安徽省财政厅发行的全套货币、景忠中学校徽等。
根据公墓遗存以及安徽省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处资料整理情况,抗战纪念馆内“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抗战阵亡将士名录”收录了一七六师抗战阵亡将士名单733人(其余烈士姓名失考)。
文字: 万岳归宗 | 图片: 佚 名 |
编辑: 九 天 | 审核: yzadmin |